Saturday, September 1, 2018

环保组织认为昆明石化项目环评无效

日,数家环保组织向环保部提交了关于昆明石化项目的行政复议申请,要求环保部门撤销环评批准。包括自然之友、自然大学、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云南省当地的绿色流域在内的环保组织认为,昆明石化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中没有足够涉及公众参与的内容。

延伸阅读:《谁妖魔化了PX?
北京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:“在涉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附件中,根本看不到公众参与的踪影……在报告书的综合评价结论中,欠缺关于公众意见的结论性评价。”

现行《
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》规定,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没有公众参与篇章的,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。据此,绿色流域主任于晓刚认为,环保部在缺失公众参与篇章的情形下批准环评文件,不符合行政许可的法定程序,“依法应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。”

中国石油于6月25日公布了人们期待已久的云南石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。据这份26页的环境影响报告,昆明在建的千吨炼油项目对当地的环境
几乎没有有害影响

尽管环境影响报告公布本身可被视为一种进步——今年五月
接受媒体采访时,云南某官员称该项目的环评报告涉密,不能公开。然而环保人士却并未对此新进展感到欣慰。

自然之友理事李波说,“作为一个涉及重大公众环境权益的项目,中石油云南1000万吨/年炼油项目的前期信息公开却极为有限。”

昆明石化项目为中缅输油管道配套项目,2015年建成后将能满足云南53%的用油需求量,继而缓解云南省油荒现状。

尽管公众更关注有关可用于生产化纤及塑料瓶的致癌物质PX(对二甲苯)的内容,且该石化项目此前因可能包含PX生产项目而引起公众关注并导致数次反PX集会,然而在新近公开的昆明石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中,全文未有提及PX。

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、学术期刊《生态政治学》的联合主编亚瑟·莫尔早前在接受中外对话采访谈到昆明石化项目时表示,“缺乏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将导致(公众)对于工业设施的设计、选址和决策上的不信任。”

他们认为,PX其实没多少毒性,跟其他很多化工产品相比,它的毒性甚至“极小”。它在产业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,中国不得不生产。但PX工厂先后在各地受阻——先厦门,后大连,再宁波,目前在昆明又受质疑。这么好的产品居然成“过街老鼠”,实在令人痛心疾首。

延伸阅读:《环保组织认为昆明石化项目环评无效

假设以上论述成立,那么,到底是谁妖魔化了PX? 是“不明真相的”公众吗?

非也,是对真相心知肚明的地方政府和石化企业。

像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这样的大工程,数年前就进入程序,但当地公众一直不知情。今年5月公众开始反对,直到两个月后,在部分项目已开工的情况下,中石油才公布环评报告书。但令人惊讶的是,这个环评报告居然是非法的,完全缺乏公众参与的部分。也就是说,这个大项目首先在程序上违法。

而且,昆明原港澳政协委员伍宗兴给昆明市长的公开信中说,做这个环评报告的单位,也是中石油的下属机构。儿子给老子写保证书,真是举贤不避亲。

就是这样一份完全违法的环评报告,居然成为当地政府的决策依据之一(或至少是借口之一),居然也堂而皇之地通过了环保部门的批准。

我不大明白的是,这么无毒无害、对国计民生意义重大的项目,当地政府和企业为什么要偷偷摸摸、不敢见人?光天化日下大道通衢你不走,非得夜黑风高蒙着面罩跳墙,还不许人家群起而捉贼吗?到底是谁在妖魔化PX?

回顾一下,其实被地方政府和企业所“妖魔化”的项目可真不少。比如垃圾焚烧,企业和政府坚持说无毒无害。在秦皇岛有个垃圾焚烧项目,业主出具的环评报告中,的确有公众参与部分,这比昆明要做得好。但令人惊恐的是,那些“参与过”并签字的“公众”中,有的是多年杳无音讯的逃犯,有些已去世多年。环评单位如何召唤他们重返人间支持建垃圾焚烧厂,一直是个谜。

企业和地方政府一定要认识到,引起公众怀疑、恐慌与反对的,不一定是某个项目的“毒性”如何,而是决策者不正常的、“妖魔化”的行为。项目再好,不正常的行为一定会将其“妖魔化”,给自己增添障碍。只有公开、透明、合法、尊重公众权利,大家才能够在正常、理性的轨道上解决问题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